首页    >    新闻中心    >    集团要闻

新闻中心

集团要闻
媒体报道
国资动态
企业报刊
专题报道
集团要闻

中远海运两条线路入选2025年铁水联运典型案例

发布日期:2025-10-28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日前,交通运输部、国家铁路局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5年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典型案例,中远海运“江苏苏北地区—上海港”“西安—武汉港”两条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成功入选。

东部经济活跃区线路

在东部经济活跃区,由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申报的“江苏苏北地区—上海港”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,通过高频次、网络化的班列运行,展现了强大的区域协同效应。

该线路由3条图定班列组成:

“海安—上海港”:一天两班;

“袁北—上海港”:一天一班;

“盐城北—上海港”:一天一班。

依托集团航线与物流网点优势,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不断完善仓储、拖车、关务等各类软硬件配套设施,推动3条班列升级优化,同时探索包舱运营模式,实现港铁联动、无缝衔接。

自2021年班列相继开通以来,联运量和线路开行量逐年稳步提升。2024年,3条班列联运量达到2.75万标箱,同比提升58.8%;开行102班/月,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地区供应链通道网络服务能级。

内陆大宗物资线路

由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申报、深处内陆的“西安—武汉港”集装箱铁水联运线路,以其大宗物资的规模化转运能力凸显了承东启西的纽带价值。

此条线路专为中欧班列回程货物打造,每周固定开行三班,每列不少于30车,主要承运板材、橡胶等大宗物资,精准服务长三角及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企业。货物通过西安国际港经铁路运至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,无缝衔接长江航运网络,最终分拨至长三角地区,形成高效顺畅的铁水联运通道。

依托“港铁同场、运输同场、监管同场、信息同场”以及港铁一体化管控的运营模式,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实现了集装箱货物快速卸车、装船、出运,无缝衔接铁水联运“最后一公里”,货物平均物流成本较之前降低14.4%。今年1—9月,码头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201%,作业量超过码头吞吐量的41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,已形成稳定、高效的班列化运营体系。

展望未来,中远海运将基于这两条品牌线路的成功实践,进一步织密覆盖沿海与内陆的联运网络,充分发挥“航运+港口+物流”的一体化发展优势,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、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贡献航运力量。